在“十四五”环保新形势下, 推进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z6尊龙旗舰厅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在“十四五”环保新形势下, 推进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2021年1期 发行日期:2021-01-04
作者:■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董战峰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绩,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深入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推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生态保护、加快现代治理等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重点方向,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全面绿色转型,提升气候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既有有利因素,也有很大压力,国际国内形势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持续改善压力较大。

    1.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启新篇章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谋划国家发展宏伟蓝图的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启动进入美丽中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把握好“十四五”时期新形势,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工作方向,对美丽中国建设起好步、开好局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国内和国际双重压力。从国内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规模、结构、性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环境风险不断累积,是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大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持续加剧“逆全球化”,不断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石油进口占比72%,天然气进口超过43%,能源安全保障形势不容乐观。一些粮食出口国开始关闭出口市场,加上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的大面积蝗灾影响,冲击粮食供应链,我国粮食安全风险上升。世界经济正面临最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行推进,产能和产量短时间内集中恢复性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反弹压力。传统高耗能行业规模扩张现象显现,2019年1—11月,全国粗钢、乙烯、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0%、9.3%、6.1%、6.9%。

    3.尚未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源消费、机动车保有量等产生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仍处于高位平台期,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尚未实现实质性脱钩。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在能源结构方面,2019年全国粗钢、水泥、火电等产品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为10亿吨、23.5亿吨、5.2万亿千瓦时、6.5亿吨,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3%、56.0%、49.4%、16.2%,且产量仍呈增长趋势,预计未来5~10年我国钢铁、建材、石化、火电等主要工业行业产品产量仍处于高位平台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1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2∶40.7∶52.2,第二产业比重依旧偏高。在能源结构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煤炭消费国和金属矿产消费国,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占比超过一半,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能源结构调整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运输结构方面,我国运输结构仍以公路货运为主,2019年约占74%。有关数据显示,就单位运量排放主要污染物数据相比,公路货运是铁路货运的13倍。

    4.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压力大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不到一半,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臭氧影响日益显现。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还需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水治理亟待加强,海河、辽河、黄河等流域劣v类断面多,长江等流域总磷污染较重,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压力大,超筛选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的任务较重,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依然存在。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突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任务艰巨。化工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机制和能力建设需要强化,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改善抱有更高的期待。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

    

   “十四五”期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下更大力气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服务支撑国际国内双循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依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和企业科学布局谋划,防止污染产业的梯度转移。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建立节能就是“第一能源”理念,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大幅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效水平,优化工业用能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加快交通系统高效运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铁路货运、降低柴油货车运输强度,构建绿色清洁运输体系。推进绿色生活与消费全民行动,促进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产品、绿色采购和绿色供应链发展。推进低碳发展,围绕落实我国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2.加大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开展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在大气治理方面,主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大幅度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有效控制臭氧污染,大幅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带动多污染物、多污染源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恢复水生态功能。推进土壤与固废治理,加强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人认定管理办法的研究和出台。

    3.强化生态保护,共筑安全屏障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认识。强化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等生态节点保护和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健全的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实施精准监管和智慧监管,按照生态完整性完善区域生态监管机构,加强环境保护常态监管力度。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通道。

    4.推进现代治理,健全治理体系

    推进建立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坚持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监管相对独立原则,和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与统一监管原则,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开展现行法律法规生态化和不统筹不协调方面的修订,推进经济民事法律“生态化”。完善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运用生态文明思想,打通“两山”通道,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经济过程全链条调控。  


全面推进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转型

     

    我国化工行业尚存在结构不合理、排量大、能耗大等问题,生态环保政策依然是影响市场行情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化工行业进入全面绿色发展转型期,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好的宏观环境,更多扶持和市场经济激励引导政策将会出台实施,支持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加速转型。

    1.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转型

    推进化工行业构建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绿色低碳、国际一流的生态产业体系。东中部产业合理转移,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调整产业机构,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推进化工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链绿色竞争力,突破高端材料技术瓶颈,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绿色渠道。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化工企业的运用,通过“互联网 ”等智能化技术研发运用,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精准化,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的选择、废料处理回收等全产业链着手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国际绿色发展合作,衔接绿色“一带一路”发展。

    2.从高碳转向低碳发展模式

    推动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发挥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企业的激励作用,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技术、过程和产品的开发,促进化工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实施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方案。加强化工行业企业低碳发展能力建设,建立企业碳管理平台和碳管理制度,开展碳排放统计、监测和报告,强化从源头、过程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培育大中小企业的低碳发展能力,增强企业绿色低碳生产意识,提高绿色低碳管理水平。

    3.提高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明确生态环境空间发展要求,将绿色发展与国土空间格局、空间重大管控措施、重大生产力要素布局等空间因素充分衔接。守好环境达标底线,严格监控污染物排放指标,保证废弃物合法、合规处理处置。加大化工行业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和模式创新,推开环境管家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推进大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对生产活动与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技术支撑,加快化工行业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