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极致,在炼化工程技术领域,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访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志刚 -z6尊龙旗舰厅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追求极致,在炼化工程技术领域,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访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志刚
2021年8期 发行日期:2021-04-16
作者:■ 唐茵

  跟海外相比,我们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科技人员,更多的资金投入,如果说之前中国企业是跟随者,未来在技术的“无人区”里,我们将变成先行者。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拥有40项专利技术,植根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工程与技术服务公司,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瑞华”)业务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突破了包括苯乙烯在内的多项石油化工成套技术。近期公司开发的丁烷法顺酐进而生产可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技术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公司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是什么?在一大波新项目加速上马的当下,如何看待国内的炼化新格局?“双循环”背景下,怎样发掘新的机遇?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石化及下游产业技术大会暨第九届国际轻烃综合利用大会”期间,该公司董事长徐志刚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三大系列技术站上产业风口

  【ccn】贵公司在炼化行业有哪些工程技术?主推的技术是什么?

  【徐志刚】常州瑞华是专注于专利技术许可和工艺包的公司,拳头产品可以归纳为三个系列:一是乙苯苯乙烯系列,乙烷储运—乙烷裂解制乙烯—乙苯—苯乙烯—聚苯乙烯全系列技术;二是顺酐技术系列,包括正丁烷—顺酐—丁二酸酐—1,4丁二醇(bdo)或四氢呋喃—pbs;三是苯乙烯(sm)/环氧丙烷(po)技术系列。除此之外,还有苯环的加氢烷基化、甲乙苯脱氢、二乙苯脱氢和异丙苯脱氢等。在苯环脱氢领域,常州瑞华是国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与不少外企有合作。

  【ccn】在这些技术中,您比较看好的方向是什么?

  【徐志刚】可以说,公司这些技术都在风口之上。在降解塑料领域,我们拥有全系列技术;国内po产业技术之前被跨国巨头设置门槛,现在已被瑞华破解;苯乙烯可用来生产聚苯乙烯,随着led、手机业的增长,这一领域的增量也很可观。这段时期,这三个领域都在快速增长。

  丁烷法顺酐我们已经有几套大型工业化装置投运,公司正筹资金,快速推进向下延伸到bdo再到pbs产业链的工业化进程。

  之所以特别看好这个领域,是因为在所有生物降解塑料中,很多以生物发酵法作为原料的来源途径,而pbs以丁烷为原料就可以生产。丁二酸酐可以从丁烷生产,丁二醇也可以从丁烷生产,两者聚合生成 pbs,是一条特别具备工业化潜力的路线,并且可以将综合成本控制在1万元/吨左右,这是任何其他降解塑料都不具备的优势。所以常州瑞华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这件事,生产的pbs各方面性能不输于进口材料。同时,单体的生产工艺在原有技术上也有所突破。

  【ccn】在国内苯乙烯技术的基础上,公司经过十年的不断攻关,成功研制开发了乙苯及30万吨/年苯乙烯成套工业应用。该技术和国际同类技术相比优势在哪里?

  【徐志刚】该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投资成本低,全套技术均已国产化,没有高昂的技术专利设备和研究设备费用,总投资成本几乎比引进的同类装置低30%~40%。二是直接成本即操作成本、能耗、物耗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比如一套3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从国外引进需要7亿~8亿元,而使用我们的技术仅需5亿元。这样的竞争优势让瑞华在东北亚地区苯乙烯行业具备明显的技术和产能优势,以及综合成本优势,这也将带给我们话语权。

用全球化视野看待大炼化扎堆

  【ccn】随着国内一批民营大炼化项目上马,国外巨头投建炼化一体化基地,作为工程服务商,您如何看待国内轻烃炼化行业的新发展趋势?

  【徐志刚】民炼的崛起,把民营企业敢打敢拼,市场定位准的优势带入大炼化产业中,三五年后将彻底改变炼化轻烃行业的格局。国外的公司看到我国民炼的崛起,也迫不及待地来争抢这块蛋糕。我们看好石化行业未来的发展,尤其是轻烃资源。因为向轻质烃类转移是大势所趋,它更加绿色,更加高效。但是我们还远远没有完成这样的一个产业,以及技术路线的转移,未来我们将对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ccn】如此之多的炼化项目拟建或在建,未来是否会出现过剩的危机?

  【徐志刚】在国内会慢慢出现过剩的情况,但如果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东北亚、东南亚,甚至“一带一路”国家,这些地区的产能是不过剩的。恒力董事长陈建华曾经说过:“我希望我们的pet每吨再降1000块,这样中国就会多1亿人有衣服穿,全球多5亿人有衣服穿。”我们大产业的发展,要从追求利润、追求企业效益转移到更关心人类福祉。我们的产能其实不仅是要满足国内需求,在关键的时刻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像疫情期间,全世界停摆的时候,国内的防疫产品成为抗疫的坚强后盾。

  另外,我们也要帮助一些落后的地区,在当地建厂,输出技术和产能。有许多大公司已经在行动了,比如恒逸在文莱建设了大型的综合炼化一体化基地,山东恒远购买了马来西亚的壳牌工厂,也有大量的企业在中东、非洲建厂。炼化一体化再定位的话,要脱离原来看问题的格局,采用全球视野才符合现在“双循环”双轮驱动的要求。

新发展格局下,从跟随者到领跑者

  【ccn】去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双循环”新格局,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瑞华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思路?

  【徐志刚】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我们需要拉动内需来促进消费。当我们的技术能力增强后,会有更多优秀的高端产品在能满足内需的同时,出口到海外市场。当然,这需要我们的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

  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于哪里?当一个产品的生产、投资成本都比别人低的时候,定价权就掌控在你的手中。常州瑞华是专业的技术公司,我们只做快速的应用性研究,原始创新比较少。选题一般是具备工业化背景的,且凭借公司对工程技术开发领域的技术积淀可以在短期内有所突破的技术。常州瑞华致力于将已突破的技术做到极致,以此获得竞争力,目前我们转让的几个技术都取得了东北亚甚至国际上的定价权。

  【ccn】之前曾有专家提到,炼化工程技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但有一些关键的工艺或者设备其实还被“卡脖子”。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仍然存在?

  【徐志刚】随着国内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这种情况正在快速改变。比如己二腈的生产技术,国内很多研究单位正密切关注,积极推进工程实践。预计在可见的两三年之内,这个技术壁垒将被突破。再如我们努力突破了po技术,将其变成自有技术向国内企业许可。与海外相比,我们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科技人员,更多的资金投入,如果说之前中国企业是跟随者,未来在技术的“无人区”里,我们将变成先行者。

  在炼化工程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也会从一个跟随者、模仿者变成一个精通很多基础科学原理、工程技术原理的创新者、领跑者。

  【ccn】如您提及,核心竞争力需要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那么,国内企业怎样进行更有效的创新?

  【徐志刚】建议国家重视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并且这些前沿性的研究要与产业界联合,通过深入交流找到立题点,从中筛选出亟待突破的难题。中国的很多企业已进入了“无人区”,也有大量企业设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虽然也有企业确实做得不错,但这些课题要展示出来,让大家知道产业界的需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