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2年度京博科技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产教融创发展论坛”在海南海花岛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启幕。京博科技奖是由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出资,中国化学会主办,旨在鼓励和表彰在化学化工与材料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2019年起已举办四届,迄今共评选出386位获奖者,累计发放奖金1710万元。是怎样的力量让一家民营企业四年来一直坚持这项工作?如何借助京博科技奖促进行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京博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一次谈话成就一段佳话
京博科技奖源自京博董事局主席马韵升先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多年前的一次谈话。在谈话中,郭校长介绍了中国台湾的一家企业在大陆设立了机械制造领域的一个奖项。这件事启发了马韵升主席。“当时他就想,‘中国目前在某些科研领域还落后于西方国家,许多高端技术和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企业要发展,科技必须自强;同时,企业也有责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因为京博身处化工行业,他决定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设立一个奖项。”京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京博n1n融创院院长邓荣表示。
邓荣告诉记者,设立京博科技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中国对科技的投入和奖励逐年上升,尤其支持在重点学科和关键领域创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奖项。我们也看到,与国外名目繁多的社会科技奖励相比,国内由企业出资的科技奖励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设立了这个奖项,希望它能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领域,起到激励作用,帮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这个创新平台,实现更多技术突破,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就是做别人不愿做的、做不了的、没有做的和做不好的事儿”——这是马韵升主席常常谈到的创新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京博用了30年的时间从一家小炼油厂转型成为现在的多元化工业集团,产品和技术创新在转型升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我们希望京博科技奖能够成为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科技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未来,助推更多个‘京博’用20年甚至10年的时间来走完我们30年所走过的路。”邓荣表示。
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感”
京博科技奖设立以来,已吸引百余名院士,以及1000余位高校校级、院级领导参与组织、提名、评选等活动。京博董事兼首席技术官、京博n1n融创院第一副院长刘原表示,京博做这件事的目的很纯粹:“更多是源于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回馈行业和社会,并持续不断地坚持去做。还有一点,我觉得对于行业来说也十分有益,那就是,通过这个奖项,科学界发现了许多高潜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尤其是真正具备科学家潜质的关键领域核心人才。”
京博科技奖让卓越人才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被公众所了解。刘原列举了这几年来获得大奖的成果:刘中民院士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试验和首次工业化,完成了世界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dmte)工业示范项目,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作出了突出贡献;刘忠范院士在石墨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发明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解决了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夏宇飞研究员是2019年博士论文奖金奖的获得者,其导师马光辉是2021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夏宇飞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剂型方面做深入研究,获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
据邓荣介绍,未来,京博将与中国化学会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整合双方的资源,让奖项能够覆盖和延伸到化学、化工与材料及相关的各个领域——比如分析研究、工程转化、应用开发、催化炼化、材料加工、装备提升等,并且希望这个奖项在每个领域都能发挥出引领和托举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想通过这个奖项,在行业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感’;通过这种氛围感,将其孵化成‘原创技术策源地’。目前,我们已先后与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60多位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等高端专家也成为了科技奖的顾问。可以说,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端智库,同时集聚了更多行业关键科研领域的核心人才。有了这样的配置,就如同有了最强大脑和强悍的执行力。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双轮驱动下,我们能够对发展成果进行有目标的强化,也正视存在的差距,攻坚克难,最终提升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邓荣如是说。
三个关键点构建良性生态圈
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构建生态圈。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圈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邓荣认为对企业而言,在一个可持续的、健康良性的生态圈中,无论是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还是我们的夥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必须共同去建立一个价值平台,目的是实现整体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因此一个生态圈里,要联合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共创,并让所有人从中受益。”
在邓荣看来,要打造一个好的生态圈需要做好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对自身的精准定位。以京博为例,“稳进规范 融创蜕变”是2023年的工作总基调。京博依据国家《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指导,加速向高端化学品、高性能材料的转型升级;通过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油品和大宗化学品向材料产业的转型,基础产品向高端产品迭代,由大宗商品生产商向产业链生态组织者升级。
要做一个合格的产业链生态组织者,前提是企业要对于自身的定位有清晰的了解,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身份,去做创新和改变。因此,京博目前紧抓的核心经营策略是“专、精、特、新、小、异、强”。展开来说,就是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其次,打造生态圈需要搭建一个桥梁,聚合各方的创新力量,给上下游提供一个融创平台。京博目前正致力于作为一个枢纽,去激发、链接各个相关方,建立一个多模式的合夥式企业发展集群。这个集群中也包含了京博的产教融创模式,形成人才、资源、科研、成果的一个闭环。同时,京博也在加速扩容新兴产业,强力推进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小而美、差异化、强有力”为特征的公司或产品发展。最终,京博希望构建一个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体,涵盖高端化工、绿色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新材料、无机新材料、医疗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集群。此外,京博也计划引入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企业产业链,形成新业务、新资源、新模式、新市场、新产品,组成新公司、新平台、新主体。
除了做好上述两大关键,可持续性也是一个良性的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京博与武汉理工大学、京博化工研究院等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领先的新型碳矿化材料ccus技术。通过“再生资源 co2”的方式,直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co2,形成快速捕碳固碳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为煤电、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提供系统的降碳用碳z6尊龙旗舰厅的解决方案。
从一家校办工厂到多元化工业集团,目前京博的业务聚焦高端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及与之配套发展的特殊高端装备和核心工业服务业四大领域。作为创新驱动型企业,京博拥有7大研发基地和13个科创中心,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2022年创新投入达11亿元人民币。对创新的重视,让京博受益匪浅,2022年,京博实现全球销售收入 763 亿元人民币,位居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500 强第 31 位。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2022年度京博科技奖落下帷幕,2023年度京博科技奖接棒开启,将持续有力地激发科研创新力量。